上海家园网           
当前位置:主页 > 房产 >

【40年看变化】通信业 从书信到微信

2018-08-20 17:32来源:上海家园网 点击:

1978年底的中国,固定电话用户仅193万;2018年6月底,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15.1亿,微信月活跃账户10.58亿。

以改革开放40年的视角来俯瞰,中国通信业的发展堪称奇迹。邓小平同志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指出:“先把交通、通信搞起来,这是经济发展的起点。”40年来,我国坚持改革开放、引入市场竞争,通信技术突飞猛进。

“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,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,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。

40年通信业巨变,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一个又一个里程碑。如今,中国在网络规模、网民数量、手机用户、移动支付等方面均在世界领先。无处不在的基础电信网络,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应用,无处不在的智能终端,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,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沟通习惯。

从书信到微信,通讯工具折射社会变迁

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“楼上楼下、电灯电话”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象征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。但直到改革开放之初,在中国,电话仍是稀罕物,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拥有。

“1978年时,有着9亿人口的中国大陆,电话数量仍不足200万,比400万人口的香港地区还少。电话转接要靠人工,打长途到农村,少说要等几个小时,一两天打不通也很常见。”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原副会长郝为民回忆,写信是那时候大多数人通讯的唯一选择。向绿色的大邮筒寄出一封信,少则几天,多则一个月才能到达。

80年代电报业务的上线,让大众信息传播速度实现了飞跃。按字数计费的电报,连标点都省去了。“13日到28次接”,寥寥数字却“信息量极大”。

出生于1940年的管纯明,是上海最早一批电报报务员。“那时收到电报非喜即忧,准是大事。”管纯明说,从上海发往苏州的电报一个字要1毛多钱,可以买几张大饼了。在电报鼎盛时期,一位发报员每天要处理200条电报。最高峰时,上海单日电报量突破了20万条。

到了80年代后期,电话逐渐进入城市里经济条件好的家庭。由于安装费用昂贵,一般人还是愿意到邮电局指定的公用电话窗口排队。即便如此,“只闻其声”的单点沟通方式还是让当时人们的需求得到很大满足。